【战国末期的赵国衰亡史:从长平血战到邯郸陷落】信钰证券
经过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的惨烈消耗,赵国军事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。据史料推算,这两场战役几乎让赵国损失了整整一代青壮年男子,残存的适龄男子也悉数被征召入伍。当秦国铁骑持续进逼时,邯郸城内的赵国君臣每日如坐针毡,而接踵而至的坏消息更让他们屡屡感受到刺骨寒意。宫廷议事时,烛火映照下尽是憔悴的面容,案几上的战报堆积如山,每一卷竹简都记载着令人窒息的败绩。
周王室覆灭的余波尚未平息,秦昭襄王便抓住周赧王驾崩、东西二周内乱的时机,派遣精锐之师直取洛邑。秦军不仅夺取了象征王权的九鼎,更彻底终结了延续八百年的周王朝。此后秦军铁蹄横扫韩魏,连克数十座城池,迫使韩桓惠王亲赴咸阳朝拜,魏安釐王也递上称臣国书。曾经互为唇齿的三晋同盟土崩瓦解,东方六国中仅剩赵国与楚国仍在苦苦支撑,但两国在秦军压境下已是岌岌可危。
展开剩余55%当楚考烈王为避秦军锋芒将都城东迁至巨阳的消息传来时,赵国君臣的最后希望也随之破灭。更令人绝望的是,燕王喜竟在此时趁火打劫。这位好大喜功的君主派密探侦查赵国虚实后,于公元前248年命相国粟腹倾全国之兵来犯。垂垂老矣的廉颇临危受命,竟奇迹般击溃燕军并反攻至燕都蓟城。然而这场胜利却埋下祸根——当赵军主力东征时,秦国趁机突袭赵国西部边境。待廉颇回师救援,赵国虽夺得燕国五城,却痛失西部三十七座战略要地。
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赵孝成王身心俱疲。随着平原君赵胜的离世与自身病体沉疴,这位君王在病榻上又惊闻秦军攻陷晋阳的噩耗。这座被誉为\"赵之柱国\"的龙兴之地失守,成为压垮赵国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垂死的赵王急召李牧回朝,勉强完成权力交接后便含恨而终。继位的赵悼襄王却是个昏聩之君,他宠信佞臣郭开,逼走老将廉颇,使赵国仅剩李牧一员大将独木难支。
当秦王政亲政后假意与赵国结盟时,天真的赵悼襄王竟信以为真。结果盟约墨迹未干,秦将王翦便率军连克邺城等战略要地。这个背信弃义的打击直接导致赵悼襄王郁愤而亡。其子赵幽缪王继位后,虽赖李牧之才屡退秦师,却终因听信谗言冤杀这位最后的护国柱石。李牧死后三月,邯郸城破,这个曾经与秦国争雄的北方强国,最终在公元前228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。宫阙倾颓之际,那些记载着赵国辉煌的竹简,正在咸阳宫的战利品库房中静静蒙尘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云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